鋁電解電容器專用的鋁電極箔相關(guān)性能知識
一、關(guān)于電容器用純鋁的特性
㈠鋁和理化性能:
鋁(Al)的原子序號為13,在元素周期表里屬于第三期的金屬,原子量27.0,純度為99.996%,鋁的物理性質(zhì)見下表:
熔點: 660.2℃ |
比熱: 0.214Cal.deg-1.g-1(20℃) |
沸點: 2060℃ |
熔解熱: 0.4 Cal. g-1 |
比重: 2.6989 |
比電阻: 2.6548×10-6Ω·cm |
熱傳導(dǎo)率: 0.478Cal.Cm-1.Sec-1.deg-1 |
|
因為鋁的原子序號為13,原子內(nèi)有13個電子,最外層的電子數(shù)為3。因此,能失去3個電子,成為3價的正離子。
㈡鋁的含量:
種類 |
化 學(xué) 成 分 |
|||
Si |
Fe |
Cu |
Al |
|
特種 |
≤0.002 |
≤0.002 |
≤0.002 |
>99.995 |
1類 |
≤0.005 |
≤0.005 |
≤0.005 |
>99.990 |
2類 |
≤0.020 |
≤0.020 |
≤0.100 |
>99.950 |
日本JIS規(guī)定的純鋁標準是:它從100%中扣除鐵(Fe)、硅(Si)、銅 (Cu)三種雜質(zhì)含量,作為鋁的純度。(見下表)
這對于鋁電解電容器陽極使用的角度出發(fā)來考慮,這個純度標準是遠遠不夠的。因為鋁中還可能存在的雜質(zhì)有:鎵(Ga)、銀(Ag)、鈦(Ti)、錳(Mn)、鎂(Mg)、釩(V)、鋅(Zn)、鎳(Ni)、鈣(Ca)、鈉(Na)、鋇(Ba)、鉛(Pb)、鉍(Bi)、硼(B)、鎘(Cd)、磷(P)以及非金屬其它雜質(zhì)還有氧化鋁、氣體類有氧、氫、一氧化碳、氮氣、二氧化碳等等。這些都會對作為陽極都有會產(chǎn)生較大的影響,所以不能忽視。
二、鋁箔做為電容器電極箔(陽極/陰極)時,可以通過特殊工藝手段擴大其表面積:
電容器容量與兩個相重迭的電極面積大小成正比,為了使電解電容器體積小、容量大、重量輕,必須采取擴大其表面積。擴大鋁箔表面積有以下幾種方法:
㈠腐蝕法:用純化學(xué)腐蝕法或交、直流電化學(xué)腐蝕法,腐蝕溶解鋁電極箔表面,形成很多坑孔,從而擴大其表面積。
㈡電鍍法:在沒有水的鋁融鹽液中,當(dāng)把鋁箔作陰極時,在鋁箔上會沉積上一層形狀凸凹不平的鋁層,即形成擴大表面積的鋁電極。
㈢濺射法:采用濺射設(shè)備將ε值大的材料(此材料不會被電解液腐蝕和溶解)均勻地噴射到鋁箔上,這樣既可擴大表面積又可獲得大比容的陰極箔。
目前,最常用的是采用腐蝕法來擴大鋁箔表面積的。
關(guān)于光箔經(jīng)腐蝕后表面積得到擴大的例子
鋁電解電容器專用的高純光箔經(jīng)電化學(xué)腐蝕后,表面積得到擴大,為了證明這個問題,現(xiàn)用實例加以說明:
1.我們先用1cm2光箔進行化成,化成電壓為21V,此時氧化膜的厚度為5.25×10-6cm (1V電壓可生成25埃厚的氧化膜,21V可生成525埃氧化膜。1埃=10-10M,所以525埃=5.25×10-6cm )
式中:C----容量(μF);ε----相對電容率(鋁氧化膜的ε約為8.5);
S----面積(cm2); d----電介質(zhì)厚度(cm)
1cm2光箔的有效面積為2cm2(正反面的面積和)
2.經(jīng)過電化學(xué)腐蝕后,1cm2腐蝕箔經(jīng)21V化成后生成的正極箔最高
可達80μF容量。經(jīng)反推算,其有效面積擴大為:
3.所以可以看出,經(jīng)腐蝕后其表面積增加約280倍。